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据此推断
A. 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纸
B. 造纸术在汉代发扬光大
C. 实物发掘与史书记载互相矛盾
D. 汉代就已经出现了造纸术。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以下对二者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君主的利益为出发点
B. 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
C.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 出处 |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 《汉书·杨恽传》 |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 |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 |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 家庭成为汉代农业生产的主体
D.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钱氏家训.家庭》记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一家训形成的根源是
A. “大同”思想
B. 人文主义
C. 宗法观念
D. 乡风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