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以下对二者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君主的利益为出发点
B. 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
C.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 出处 |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 《汉书·杨恽传》 |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 |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 |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 家庭成为汉代农业生产的主体
D.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钱氏家训.家庭》记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一家训形成的根源是
A. “大同”思想
B. 人文主义
C. 宗法观念
D. 乡风民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1年面对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兑换黄金的压力,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兑换关系。为了对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进行指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切断了特别提款权与黄金和美元之间的联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内部设立了石油基金,允许那些因为国际收支困难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提存。同时,设置临时委员会讨论货币改革问题。1976年临时委员会达成了《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从而形成了牙买加体系。(1)使成员国的货币汇率浮动和中央银行干预浮动的权力合法化,同时强调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权监督有管理的货币浮动和成员国的国际清算政策。(2)废除黄金条款,黄金降为一种普通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以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3)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协定》实际是汇率安排多样化的协定。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牙买加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牙买加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