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的目的是

A. 加强政府思想控制

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东川节度使奏请皇帝颁发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地方私自印历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思想控制的信息,而是强调奏请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以维护中央统治权威,排除A。东川节度使的奏请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排除C。东川节度使奏请皇帝颁发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而不是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枢密院

 

查看答案

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A. 土地兼并的缓解

B. 消除地方割据基础

C. 自耕农队伍壮大

D. 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查看答案

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A. 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

C.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 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

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出

A. 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 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 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 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