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

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 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解析】 (1)第一小问,反对理由,由材料“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可得,孔子思想为一家之言,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由材料“什么‘君君……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可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由材料“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可得,此举拔高了孔子的地位。 第二小问,由材料二“汉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材料“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2)第一小问,由材料“汉黜百家……奉为治国方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第二小问,由材料“‘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适用的”可知,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由材料“在提高全民族文……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可知,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由材料“提倡修身律己……平实做人……”可知,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社会。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进一步弘扬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查看答案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 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 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查看答案

一幅古代绘画作品,画有两朵萱花,一只白头翁,画中题诗:“问之花鸟何为春?独喜萱花到白头。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诵千秋”。该画属于

A. 宫廷画

B. 文人画

C. 风俗画

D. 宗教画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