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

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

B.

C.

D.

 

B 【解析】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讲究师道尊严是儒家的思想,故乙错误,故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主张仁,和谐,故甲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故丙正确,故C项不符合题意。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故丁正确,故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 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

B.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C. 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

D. 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

 

查看答案

(题文)韩非子格外强调君主权势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他指出君主应独制海内”,否则爱臣太亲,比危其身;人臣太责,必易主位.韩非子

A. 最早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

B. 认识到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C. 反对设立各种政府机构

D. 主张君主应实行集权统治

 

查看答案

(题文)墨子曾批评说:“今王公大臣……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为改变这一状况,墨子主张

A.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B.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D. “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

 

查看答案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 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