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 黄老之学
B. 佛学
C. 程朱理学
D. 陆王心学
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 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 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 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 “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三纲五常”
D. “天人感应”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 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 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 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 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题文)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 克己复礼
B. 为政以德
C. 仁者爱人
D. 有教无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