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B. 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 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D. 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A 【解析】材料句子大意为,偏爱自己长期形成的主张唯恐听到别人说其不好,依据自己的偏见来观察别人的学说,唯恐听到说别人的学说好。此思想家认为应该避免出现上述观点,说明他认为人的思想应当兼收并蓄,反对排除异己。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下,该观点旨在表达支持吸取各家思想精华,避免偏见和片面认识,故排除B,选A;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是程朱理学的特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查看答案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其确立分别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

D.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

 

查看答案

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 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

B. 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

C. 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B. 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对1850年至1899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印证当时中国( )

类别

数量

比重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

399

70.4%

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

113

19.9%

 

 

A. 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    B. 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

C. 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    D. 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