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 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元朝设立中书省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B. 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
C. 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
D. 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
A. 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
B. 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
C. 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
D. 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集权加强
B. 中央官制简化
C. 君主专制强化
D. 行政效率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