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 A. 唐朝矛盾...

《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

A. 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

B. 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

C. 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

D. 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门下省主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个部门之间过度牵制导致效率低下,B项正确;材料体现三省的弊端,而不是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排除A项;三省的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 C项;材料体现三省的弊端,而不是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排除D项。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集权加强

B. 中央官制简化

C. 君主专制强化

D. 行政效率提高

 

查看答案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查看答案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题文)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