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5年,大豆从中国被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5年,大豆从中国被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1)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2)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 (1)由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由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得出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由材料“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得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由材料“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得出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官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 “官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

C. “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 “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下列哪项不能说是其“新”的本质

A. 科学技术,集大成,总结性

B. 文学艺术,戏剧小说成主流,平民性

C. 思想哲学,反封建启蒙,民主性

D. 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新颖性

 

查看答案

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 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    B. 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

C. 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查看答案

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

C. 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D. 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政策的宽松

C. 水墨技术的成熟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