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对外贸易和殖民地经营成了发财致富的提径,许多人投资海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做到暴富。“光荣革命”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在18世纪,英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战争情绪,比如“詹金斯耳之战”爆发的消息传出后,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都出现了民众欢庆的场面。对外战争不仅受到商业集团的支持,而且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许多人认为英国的财富来自于海外,英国的商业利益不容损害。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后推动英国财富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英国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并对这一战略进行简耍评价。
《全国工业复兴法》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这一措施
A. 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
B. 剥夺了工业的合理利润
C. 损害了劳工的利益
D. 加剧了社会经济危饥和政治危机
1927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原因之一是当时苏联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提供的商品粮供给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判断
A. 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转型
B. 促使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废除
C. 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
A. 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B. 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D. 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 1912年 | 1936年 | |
轻工业产品 | 进口比例 | 54.7% | 14.3% |
出口比例 | 10.9% | 25.2% | |
重化工业产品 | 进口比例 | 13.7% | 47% |
出口比例 | 3.6% | 6.9% |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汪靖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64.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
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