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理自《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理自《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

——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并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运行的作用。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1)制度:三省六部制。 作用:共议国政,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 (2)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的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中“尚书、中书和门下”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三生六部制运行机制以及行政效率提高和加强皇权等角度思考回答。 (2)材料一从中央中枢机构演变说明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材料二说明的是行省制度,从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的权力日益削弱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影响源远流长。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成是公民法的代表

B.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C. 当公民法演变到万民法时,罗马法的成文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民法、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古罗马人在观看某法律的情景,从适用范围看,该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的法律

B. 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 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 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查看答案

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C.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查看答案

“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此语表明《十二铜表法》

A. 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

B. 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C. 反映了奴隶的政治诉求

D. 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服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