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后,赢政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A.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秦朝廷尉李斯在一次议政时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施了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郡县制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在传统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 元朝设置中书省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 分封制度 B. 世袭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宗法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发展研究后指出:(16世纪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确非常伟大,除“四大发明”外,还有许多发明。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一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材料三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四 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先后开始在18世纪后期进入“① ”,19世纪晚期步入“② ”,20世纪末跨入“③ ”。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思想文化两方面回答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材料四中的空白处,并举例说明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