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形象地反映了

A. 传统科技的兴衰
B. 君主专制的演化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儒家思想的发展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 “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
B. 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
C.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D. “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A.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兼爱和自我节制
D. 人治和法治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C.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D.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 提倡民本
B. 呼唤仁爱
C. 强调理性
D. 倡导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