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B 【解析】 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查看答案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观点正确的评价是

A. 分别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B. 都为统治阶级服务

C.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 都体现民主意识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的思想不存在继承关系的是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墨子韩非                        D.二程朱熹

 

查看答案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查看答案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