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近期开展监察制度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也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它是
A. 丞相
B. 太尉
C. 皇帝
D. 御史大夫
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③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现于

A. 秦朝和西汉
B. 西汉和东汉
C. 秦朝和唐朝
D. 唐朝和宋朝
(题文)《左传》载:“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孔颖达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 分封制
B. 井田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治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成年男女公
C. 外邦人和雅典人
D. 雅典全体居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法制日报》在关于考试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评论文章称:以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当前有的地方村支书代代相传——爷爷当了爸爸当,爸爸当了儿子当。古代的科举制就很好,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含有民主的因子,值得我们再度审视。
材料二 厦门大学院长刘海峰在《科举制的贡献》一文中表示:科举制比四大发明贡献大,它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它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大,因为它建立的是一种制度公平。“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
(1)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结合材料说一说科举制的进步性影响。
(2)除科举制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人才选拔制度,评判标准分别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