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 【解析】 试题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注意提取材料信息“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意思是对官吏无论是远近都要加强控制。因此反映的是监察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赢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中央集权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查看答案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

裁。这一做法使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C.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 君主专制造成了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查看答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材料不能说明

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B.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

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

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 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 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C. 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D. 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B. 消除诸子之间的尖锐矛盾

C.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D.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