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  )

A. 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 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 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 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

 

B 【解析】 试题据材料“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故A排除。分封对象不都是宗族血亲,也有功臣等,故C排除。血缘亲疏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这表明“陈”源于

A. 出生居住地

B. 古代的官职

C. 周朝分封制

D. 父祖辈的字

 

查看答案

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年龄为准则

B. 以血缘为纽带

C. 以等级为核心

D. 以德才为标准

 

查看答案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查看答案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 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 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 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查看答案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