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B.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C. “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
D. “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可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
A.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B. 民族工业缺少技术优势
C. 战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 D. 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
下表反应出褔州茶叶出口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年份 | 总出口量 | 福州出口量 | 占全国总量比% |
1853年 | 1050810 | 59500 | 5.7 |
1854年 | 1190340 | 204900 | 17.2 |
1856年 | 1306770 | 409726 | 31.4 |
1859年 | 1109152 | 465944 | 40.2 |
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A. 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B. 内外战争的冲击
C.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英国市场的需求
1840年8月,中英双方文书往来发生变化。英国文书不在用“禀贴”格式,而用“咨会”字眼。中方复函,则放弃“谕”“批”等,而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这一变化说明了
A. 英国达到了战争的目的
B. 中方接受了平等外交理念
C. 中国放弃了天朝上国理念
D. 外力迫使外交形式上对等
(题文)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
D. “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明代中后期,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内阁的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相权也转归于寺人(宦官)。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明朝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
B. 吏治腐败和政治纷争不断
C. 内阁在朝廷中的地位上升
D. 宦官成为明朝的中枢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