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代表朝廷起草诏命文书,不仅可以弹劾百官,...

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代表朝廷起草诏命文书,不仅可以弹劾百官,而且如果丞相位置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补其位。由此可见,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是为了

A. 监督各级官员

B. 维系内外政治

C. 防范丞相专权

D. 加强君主专制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御史大夫不仅可以监察百官,而且随时可以替代丞相;故可知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是为了制约相权而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御史大夫可以监察百官,但材料强调秦朝设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御史大夫具有维系内外政治的作用,而是强调秦朝设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C项是秦朝设立御史大夫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权力的分配与继承”的做法,表述准确的是

A. 西周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

B. 秦朝设丞相协助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C. 北宋“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 明朝时期内阁“首辅”行使宰相权力

 

查看答案

中英文里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个人观念淡薄

D.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查看答案

(题文)族规又称族训、家训、宗约家礼等。清朝《毗邻城南张氏宗谱•家规》记载:“王者以一人治天下,则有纪纲;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纲纪不立,天下不平;家训不设,家人不齐矣。”家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 辅助国家法制之所不及    B. 维持家族血缘伦理

C. 用来祭祀家族列祖列宗    D. 强化族人对宗族的依赖

 

查看答案

周代祭祀是国家的大事,凡是国家的大典、官员的任命、战前的誓师、战后的行赏等,大都在宗庙中举行。这说明周代

A. 借助宗法关系维护统治

B. 神权政治统治思想盛行

C. 注重加强宗族内部团结

D. 家国一体政治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 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 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 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 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