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认为,用“至暗时刻”来形容1940年的世界形势最为贴切不过,可以用作支持该观点的史实包括
①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②法国投降和贝当傀儡政权建立
③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④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所示的是某一些时期女话务员工作的场景,这现象不早于

A. 19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7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初
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的文化史》:“自然科学引发对世界的新解释,这种新解释与新形成的国家关系和观念巧妙的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引发了欧洲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学界在评价一文艺复兴时期巨著时写道:该作不再一味沉湎于人文主义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是对当时私欲泛滥和社会混乱的审美观照。该作是
A. 《神曲》
B. 《十日谈》
C. 《哈姆雷特》
D. 《哲学通信》
1493年一位航海家在一封信中说:“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信中所提到的岛屿属于
A. 美洲
B. 印度
C. 非洲
D. 亚洲
梭伦曾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赞誉为“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A. 不再以出身划分公民等级
B. 彻底化解了雅典社会矛盾
C. 向所有公民开放各级官职
D. 按照地域选出五百人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