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中共某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

20世纪30年代中共某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形势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该怎么办的问题。因此,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嘉兴南湖

B. 陕北瓦窑堡

C. 贵州遵义

D. 江西瑞金

 

B 【解析】 依据题干“党的策略路线就在于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合所学可知,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故B项正确。嘉兴南湖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贵州遵义会议主要是为了纠正“左”倾错误而召开,与题干会议内容无关,故C项排除。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表明

A. 电车首入中国阻力重重

B. 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

C. 交通近代化的艰难曲折

D. 商会比较关注民众利益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C. 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D. 直接导致了民族工业的长期萧条

 

查看答案

“此自然规律应用到当前形势,使人们对国家存亡竞争之严重性更加认识。尤其中日战争的失败,并联想到中国民族正面临存亡的危险关键,亡国灭种大祸,可能不免于降临,使他们立刻警惕觉醒。”阐述此“自然规律”的著作是

A. 魏源的《海国图志》

B.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C.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D.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查看答案

下图是近代中国北京某地的局部示意图,造成图中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查看答案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列各项不属于他的成就的是

A. 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B. 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C. 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D. “宋四家”之一、以行书名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