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 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 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
D.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包括29个独立的法律文件,其中规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旧商品。”。这表明WTO(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 B.重点保护了贸易小国的利益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扫清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障碍
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表明: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其中,欧洲39个、南北美洲总共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的7个。其中1990年以后成立的有69个。材料表明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特点不包含
A. 1990年以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几乎没有发展
B. 欧美经济区域集团化程度较高
C. 亚洲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还较少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
“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的历史现象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D.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B.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D.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中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B. 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C. 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D. 促进了区域集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