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 项目 时间(年) 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

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

项目

时间(年)

 

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

1965

225亿

1970

560亿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61~1965

6.1%

1966~1970

7.7%

 

 

上表反映了

A.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

B. 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D.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A 【解析】 依据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故C项排除;D项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时间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列宁曾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这种想法后来在什么政策中付诸实施(  )

A. 新经济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五年计划模式

 

查看答案

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 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 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C. 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 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新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A.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C.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查看答案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A. 赫鲁晓夫

B. 勃列日涅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