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 | 篇目举例 |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 高祖(刘邦)本纪 |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
书(重要制度变迁) |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以显示皇帝的至高和独尊。如规定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应称“奏”,自称应称“昧死”等,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承秦制后,由于礼仪的不健全,臣子在刘邦面前非常随便,甚至“饮(酒)争功”,于是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由儒生们创制朝仪以确定君臣名分等级。朝仪规定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在长乐宫接受百官朝贺,“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高祖非常高兴,脱口而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武帝时,又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由于儒家强调遵从等级秩序,这无疑为统治者强化礼仪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后各朝皇帝都以儒学为指导,加强礼仪建设。隋文帝制定五礼130篇,唐太宗时制定《贞观礼》138篇,宋太祖时制定《开宝通礼》200卷礼仪礼规越来越细密。
——摘编自常智敏《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
材料二 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已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
材料三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专制国家礼仪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说明这一发展过程的实质。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朝堂礼仪和座次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受到重视的原因。
以下是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据此表可知,当时选用丞相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时期 | 功臣子 | 外戚宗室 | 各级属吏 | 经学之士 |
汉武帝 | 5 | 3 | 1 | 3 |
汉宣帝 |
|
| 4 | 1 |
汉成帝 |
| 1 | 1 | 3 |
汉哀帝 |
|
| 1 | 4 |
A. 重用文臣贬抑武将
B. 兼顾德才两重标准
C.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D. 利用中朝牵制外朝
汉代统治者在选择政治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把忠孝之道奉为至德要道,用于规范人们的观念和制约人们行为选择的政治伦理准则,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具有其他“治道”所没有的特殊功效。汉代以忠孝治天下
A. 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B.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C. 遏制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D. 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践
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 实行察举制
B. 独尊儒术
C. 颁布推恩令
D. 兴办太学
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记述 | 出处 |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 《史记·萧相国世家》 |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 《史记·吕太后本纪》 |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 《史记·平淮书》 |
A.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 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 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
D. 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