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主编者《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材料五  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

(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简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

(5)依据材料五,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1)理由:在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世界观: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界不变化,则伦理道德不变。) 特点:以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区别:道家的“道”是指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法则),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法则)。 (3)理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表现: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注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4)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 原因: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5)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解析】 (1)本题依据材料一“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在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桥梁、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儒学体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 (2)本题据材料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角度回答这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再从理论来源角度,从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的融合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万物的本原、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等方面分析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 (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的角度回答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再依据材料三“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气节和德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方面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4)本题据材料四“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等方面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再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从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简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 (5)本题依据材料五“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与时俱进、丰富自身内涵、精神引领等方面回答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其中,古代希腊先哲和中国圣人们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 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 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A. 振兴清王朝

B. “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C.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过程。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最深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l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它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一五计划期间

D. 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中近程导弹研制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 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

C. 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 ⑤时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超级计算机诞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