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

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

 

B 【解析】 由题干中的“上海”、“日本垂涎已久”、“中国必以死力抵御”、“战况之烈”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是指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选B;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故A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台儿庄大捷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所以不是淞沪会战,故排除C;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其意在说明

A. 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C. 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

D. 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查看答案

(题文)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土地兼并

B. 废除土地私有制

C. 巩固民国政权

D. 减轻农民负担

 

查看答案

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

A. 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

B. 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 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

D. 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

 

查看答案

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

A.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 经济主权意识增强

C. 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D. 民族工业缺少保护

 

查看答案

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A. 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 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