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篇文章写道:“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

某篇文章写道:“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我们重新检视史实发现,如此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竟然只是两个男人(注:性格火爆的蒋介石与一向率性的张学良)情绪失控的产物,违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

A. 错误的,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采信

B. 正确的,因为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的程度

C. 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D. 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认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的爆发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发生的;而材料过多的强调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个人作用,忽视了必然性,所以选C项。A项“不可采信”,表述错误;材料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B、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渐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 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 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题文)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 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

A. 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

B.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查看答案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 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 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查看答案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 国民大革命

B. "工农武装割据"

C.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