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题: 今民主与法制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

材料题:

今民主与法制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记载,公园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9表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哪些限制贵族特权或保护平民利益的重要信息?《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指雅典)和古罗马辉煌成就“产生差别”的原因。

 

(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2)遗嘱有法律效力;同态复仇;法律体现公共意志,不因个人利益改变;按律判决和量刑作用:《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对维系社会的稳定和贵族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3)希腊:多山、多岛屿的地理环境;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工商业发达;宽松的社会环境;仁人志士的探索与创新罗马帝国疆域辽阔;商品经济发展;调节各种社会矛盾;统治者重视法律的编纂 【解析】 (1)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公民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2)结合第 5、8、9表的内容归纳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十二铜表法》的地位、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注意从两者的经济、政治、地理环境等方面分析出“产生差别”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查看答案

欧洲历史学家指出:“古代雅典与当代欧洲的民主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民主并没有在它的诞生地盛行起来。在一千多年中它几乎被遗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雅典民主制度

A. 只是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观念上的影响

B. 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C. 是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的先决条件

D. 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实践层面的再现

 

查看答案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的罗马

A. 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

B. 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

C. 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

D. 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

D. 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