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B、御史大夫

C、三省六部的长官             D、谏臣

 

A项3分,B、D项1分,C项0分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宰臣”通常是指三省的长官,也就是政事堂议事的宰相,他们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御史大夫是秦朝负责监察的官员,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中的长官有的可以参与决策,有的不能参与决策,故C项不完全正确;谏臣是指专职进谏、规劝、监察等的大臣,有时“宰臣”可以行使谏臣的职能,故D项不完全正确。所以本题最佳选项是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女性地位低下

B. 婚姻讲究门第

C. 择婿方式独特

D. 大臣拉帮结派

 

查看答案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查看答案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 颁布附益之法    B 设置转运使   C 推行募兵制度   D 实施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

A. 队形操练    B. 武艺训练

C. 阵法演练    D. 习惯养成

 

查看答案

在周代,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这一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