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

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 北美独立战争

B. 美国内战

C. 罗斯福新政

D.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 【解析】由题干信息中“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表明这是一场面对经济危机的改革,而20世纪前期的时间段也进一步确定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罗斯福新政,而不是四十年代的反法西斯战争,故C项正确,D项错误;北美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1783年,美国内战发生于1861-1865年,排除A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主要说明

A. 中国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

B.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越来越少

C.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D.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降

 

查看答案

1953年起,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先后对粮食、油料、棉花等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85年1月,国家开始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改革开放后农副产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

B.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粮棉大量进口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查看答案

1961年我国政府规定:“应该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除了粮食、棉花以外,凡是第三类物资和完成国家合同任务以后的第二类物资,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项政策在当时

A. 削弱了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

B. 扩大了计划经济的覆盖范围

C. 缓解了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

D. 克服了分散经营导致的困难

 

查看答案

如图是1978年~1994年间我国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中的比重变化说明

A.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显著

B. 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

C. 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

D. 国有工业破产的数量增多

 

查看答案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78年以后,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端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