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 都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的正确分析
B. 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 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D. 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 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 《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 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 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House”、国务书记“TheSecretaryof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从“乾嘉之学”到“道咸之学”的变化体现了
A. 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明末清初反封建思想产生
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逐渐丧失 D. 康梁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