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 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C 【解析】 试题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可知,商人赚钱之后,并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这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缺乏动力,所以答案选C。材料并没有涉及商人地位,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排除B;D材料没有涉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

A. 崇本抑末的观念根深蒂固

B. 徽商附庸风雅的特点

C. 商人大多走官商结合之路

D. 徽商处事的低调谦虚

 

查看答案

《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反映了司马迁

A. 主张农工商并重

B. 主张“工商食官”

C. 坚持“重本抑末”

D. 肯定“重义轻利”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 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 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 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查看答案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查看答案

(题文)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图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