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

A. 政府设有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

B.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 “夜市”在城市生活中越发繁荣

D. “草市”在商业活动中作用显著

 

B 【解析】题干所述的“商业革命”发生在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于古代商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故选B;A在古代社会一直存在,故排除;CD都是发展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出现的新现象,故与题干中的“革命”不符,所以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

A. 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 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C. 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D. 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查看答案

明朝的一位商人从事纺织业生产和销售,由于生意兴隆,遂雇佣了5位技术工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B. 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文萌芽的出现

D. 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詹天佑挚诚爱国,尽其智能,毕生致力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

—詹天佑《修造京张全路办法》

材料二詹公不是一个圣人,更不是一个超人。祗以其时政府用人不疑,环境配合的好,而又适逢用得其人,负责者得运用其智慧与经验,发挥团队精神,为本国工程师争一口气。功成名立,造福国家,自非偶然。

—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材料三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对詹天佑敢于负责修建京张路百般诽谤,认为“拒借外债、拒用洋匠、收回权利、自办铁路”的做法,是“狂妄自大”,是“自不量力”。有些人甚至说:“会修铁路通过京张路关沟段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然而詹天佑却说:“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这股干劲,这种精神,是詹天佑先生遗留给我们今天科学技术界的伟大精神遗产。

—摘编自李四光《纪念詹天佑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詹天佑主张修建京张铁路的理由。

(2)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詹天佑留给了我们哪些精神遗产?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特别是进攻上海、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直接损害和严重威胁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在华的经济利益和地位。面对日本的严重挑战,美国有一部分人主张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进行反击;另一部分人,由于同日本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并受孤立主义影响,竭力反对制裁日本。虽然英日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不断加深,但因受日益紧张的欧洲局势的牵制,英国在远东的实力和地位不断下降,在处理对日关系中,不得不更多地仰仗美国。英国首相张伯伦宣布,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绝不对日本进行制裁,法国则因国内政局动荡,又忙于西班牙内战,无力顾及远东,因此它的对华政策是跟随英美。在上述背景之下,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继续采取利己主义的两面手法。

——摘编自张怀德《国家关系史•第五卷》

(1)依据材料,指出美、英、法三国的对日政策及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对日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