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D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反映了服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    B. 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C. 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D. 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

A. 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B.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C.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D. 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查看答案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9.1万个乡(镇)政府,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

A. 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C. 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 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

 

查看答案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一工一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

A. 国有企业改革已确立

B. 对外开放开始启动

C. 改革与开放同步加大

D. 国内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