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

“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

A. 方举赞    B. 陈启源

C. 张謇    D. 荣宗敬

 

C 【解析】方举赞是中国无王谢功名,故A项错误;陈启源为近代企业家,但无王谢功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张謇既有功名,为清末状元;又主张“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了宝贵贡献,故C项正确;荣宗敬(1873年~1938年),名宗锦,字宗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主要不同是

A. 前者属于官僚,后者属于资本家

B. 前者是封建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

C. 前者依靠国家政权,后者依靠个人经营

D. 前者属国家,后者属个人

 

查看答案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了

A. 中国的迅速强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B.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C. 中国民族工业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迅速

D. 中国迅速实现了向工业近代化的转变

 

查看答案

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直到1894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D. 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

 

查看答案

“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

①重农抑商政策                   ②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家庭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

A. 瓷器质量的骤降

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技术创新的停滞

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