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据《清朝文献通考》载:“农务兴而野无旷土,国计裕而泉货流通”“朕思商民皆...

(题文)据《清朝文献通考》载:“农务兴而野无旷土,国计裕而泉货流通”“朕思商民皆吾赤子,何忍使之苦累”“务遵定例征收”。通过这一史料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

A. 全国农田垦殖的信息

B.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C. 国内外经贸交流的盛况

D. 商民相对惬意的生活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朕思商民皆吾赤子”、“国计裕而泉货流通”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相关内容——商人地位的些许改变。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具有片面性,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B项表述客观、准确,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0/1964034339512320/1967639538458624/STEM/090eb72eef3d4550afaecc2190f37cd7.png]

A. 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 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 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商周青铜铸造业的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唐朝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④汉代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 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 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 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A. 涉外机构

B. 军队建设

C. 政治制度

D. 文化教育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三问,。

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的变化、核心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僵化的模式”是什么?它有哪些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开展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