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

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吕蒙可能读的书是

A. 《诗》、《书》、《礼》、《春秋》

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孙子》、《左传》、《史记》、《汉书》

D. 《周易》、《老子》、《庄子》、《孙子》

 

C 【解析】材料“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说明吕蒙读的书是有关时政分析和天下局势的,那么史书和兵法、谋略类的书符合题意,《孙子》、《左传》、《史记》、《汉书》多属于兵法、谋略、史书类,故C正确;《诗》、《书》、《礼》、《春秋》多属于文学、礼制类,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属于“四书”,主要内容与兵法、谋略无关,故B错误;《老子》、《庄子》属于道家典籍,与时政分析和关注天下无关,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农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

A. 都是商品经济的结果

B. 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C. 涉及的领域都比较广泛

D. 都冲击了贵族的利益

 

查看答案

(题文)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北方文学则与南方文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下列能够体现先秦时期北方文学特点的是

A. 《离骚》

B. 《诗经》

C. 《庄子》

D. 《二京赋》

 

查看答案

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将两者视为一体。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

A. 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抑商

B. 农业采取精耕细作的技术

C. 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

D. 地租与土地税都以实物方式缴交

 

查看答案

传统中国以控制民生经济命脉和“利出一孔”的政策设计等实现利益整合,以体制化的科举选官和基层宗法治理实现组织整合、以“家国同构”“尊君”和“民本”相统一的儒家政治伦理实现文化整合,以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的法律实现薄弱的法制整合,以一以贯之的强力与暴力实现阶段性的强制整合。这些整合

A. 维持了农业帝国的超稳定结构与秩序

B.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完全控制

C. 促使了中国社会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D. 推动了各地文化交流与语音文字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