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示例一 主题: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秦朝时期,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 示例二 主题:财富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作为财富由奴隶主占有转为封建地主占有,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1953-1956年,新中国有计划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满足了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需求。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财富的流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示例三 主题:权力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秦朝统一后,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握权力的局面,权力由贵族转向专业官僚,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代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孝、廉突出的人才,有利于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改变了以门第出身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各级权力部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宋至清不断完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权力的逐渐开放,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其它史实论述,或提出其它主题,符合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根据上述材料“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例如: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再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即可从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改变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二: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儒学世俗化和社会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汉和宋朝两次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当今儒学复兴的认识。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查看答案

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 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    B. 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

C. 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    D. 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

B. 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

C. 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