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在《留书·封建》篇指出,自秦以来中国政治“有乱无治”弊病...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在《留书·封建》篇指出,自秦以来中国政治“有乱无治”弊病的根源在于秦“废封建之罪”,进而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主张效法古代“封邦建国”的诸候自治制度,退而求其次,则应效仿唐初设置“方镇”以屏藩中央的制度。这实际上

A. 属于主张倒退复古思想    B. 是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产物

C. 暗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    D. 完全迥异于孔孟原始儒学

 

C 【解析】设置“方镇”以屏藩中央等字眼体现的是用分权制衡来稳定政局,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思想代表时代潮流,并非倒退复古,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是对孔孟原始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而非完全迥异于孔孟原始儒学,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考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商人只需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这反映

A. 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

C. 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

D. 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

 

查看答案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查看答案

周武王的弟弟召公为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却被分封到离都城最远的燕国,燕国成为周王朝的北大门。据此可知,周初这一做法旨在

A. 缓和宗族内部矛盾

B. 防范宗族权力过度膨胀

C. 加强镇守边疆要地

D. 推动诸侯大力开疆拓土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相伯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1900年决定毁家兴学,将祖遗己产青浦等地的熟田3000亩捐给教会,亲立字据,规定诚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1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实行学生自治。1905年在江湾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自任校长兼法文教授。辛亥革命前后,与英华(宇敛之,后为辅仁大学校长)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九一八事变时,马相伯已届91岁高龄。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共得10万元,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他先后发起组织多个爱国教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1939年11月4日在越南谅山溘然长逝。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近现代历史人物介绍·马相伯》

(1)根据材料,概括马相伯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马相伯活动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最初想按照德国模式来处理日本的占领问题,还提出了一个四国占领计划,也就是美国占领本州岛中部地区,苏联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中国占领四国岛,英国占领本州西部和九州岛,东京和大阪两城市则由各国分区占领。最终,除小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外,绝大部分的对日占领任务都由美军完成。

日本投降和美国单独占领可谓是外交史最富于戏剧性的转折,日本在美国主导的改造下迅速完成了从美国的对手到美国的盟友的大转身,而美苏这对战时盟友之间的矛盾却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彻底公开化。著名的日裔美籍历史学家入江昭评价道,“从很多方面来说,日木投降的方式不仅使之成为战后和平的开始,也成为冷战的开端”。

——摘编自吕福海《日本二战战败后,四国占领日本计划为何流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初提出四国分区占领日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原因和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