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牧《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牧《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司马迁《史史记》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乃营作朝官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上(始皇)崩,雲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复作阿房宮……七月,成卒陈胜等反”,“三年……二世自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宮室,火三月不灭”。

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

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队对阿房宫的主要建筑前殿遗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来,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廊道和排水设施等相关遺迹,未发現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现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而在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考古中則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对秦阿房官的叙述在詩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綜合所給材料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 观点:秦阿旁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而非毁于项羽的战火,杜牧的记述系对历史的误传。(根据考生是否能够综合史料、得出准确全面的结论,分别赋3~ 阐释:《史记》中有秦阿房宫在渭南兴建的大量记载,当代考古也出土了其夯土台基的建筑遗址;但据《史记》记载,自开建到废停仅历时5年,杜牧笔下规模宏大的阿旁宫很难建成,而对其宫殿建筑、建筑材料等相关遗存的考古结果也予以印证;《史记》记载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对阿旁宫遗址和秦都咸阳宫殿遗址的考古结果证明,项羽烧毁的是秦都咸阳的宫殿,而非渭南的阿旁宫。而杜牧的诗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讽谏晚唐颓弊,并非对历史真实的客观记述。(根据考生是否能够采用文献、考古二重证据对所提结论进行充分的论述,分别赋7~ 因此,对秦阿旁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根据考生是否得出恰切的结论,分别赋2~ 【解析】根据杜牧《阿房宮賦》中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以看出,杜牧认为阿房宫规模宏大,是毁于项羽的战火。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項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宮室,火三月不灭”可知,司马迁也认为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不能肯定烧毁的就是阿房宫。李毓芳《阿房宮前殿遺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认为秦阿阿房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也非毁于项羽的战火。据此探讨对不同史料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分析得出,对秦阿房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

 

查看答案

下表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表

出口(占全球出口的%)

进口(占全球进口的%)

国家年份

1963年

1995年

国家年份

1963年

1995年

美国

17.4

12.4

美国

8.6

16.0

德国

15.6

12.3

德国

6.2

8.5

日本

6.1

11.6

英国

4.6

5.6

法国

7.0

6.0

法国

4.7

5.5

意大利

4.7

5.6

日本

1.9

4.7

英国

11.4

5.4

意大利

4.1

3.5

加拿大

2.6

3.3

加拿大

5.0

3.6

合计

64.8

56.6

合计

35.1

47.4

 

 

由上表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A. 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全球化中有了重大进展

B.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发展中国家

C. 冷战的结束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D. 西方国家失去了工业生产的优势

 

查看答案

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 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A. 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 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 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查看答案

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

A. 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

C.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    D. 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