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提出者 奏折 转载时间(1901年) 两广总督陶模 《请遣散内监折》 5月29日...

提出者

奏折

转载时间(1901年)

两广总督陶模

《请遣散内监折》

5月29日

江西巡抚李星锐

《江西巡抚李中丞复行政事宜折》

6月30日-7月4日

安徽巡抚王之春

《广设算学专门学堂折》

7月19日

湖广总督张之洞

《变法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

8月10日-8月13日

两江总督刘坤一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一条折》

8月24日-9月6日

浙江巡抚余联

《署浙江巡抚余复奏条陈变法折》

9月7日

 

 

上表为《申报》转载的地方督抚奏请“新政”的奏折,据此可知,清末

A. 社会政治变革愿望强烈

B. 东南督抚联合施压朝廷

C. 地方势力企图主导新政

D. 立宪成为新政主要议题

 

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督抚纷纷奏请“新政”,这就说明了当时地方官员们是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变革愿望的,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没有体现出东南督抚联合施压朝廷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地方势力企图新政而非企图主导新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直接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语文。此举旨在

A. 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

B. 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

C. 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D. 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查看答案

据记载,宋代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四川地区的士子们在赴京赶考之际,亦不忘经商,甚至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的日期;有的士人干脆“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这表明宋代

A. 商业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B. 传统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冲击

C. 科举考试内容亟需进行改革

D. 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关于玄武门之变,《旧日唐书》记载:“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李世民被逼无奈,先下手为强,杀死建成、元吉,《新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资治通鉴》记载:“建成颇仁厚,遽止之(拒绝先下手为强)”;当今一些史学家研究认为,李世民是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已经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没有必要冒巨大的政治风险,据此可以认定

A. 争权中李世民由被动变为主动

B. 《旧唐书》试图隐瞒历史真相

C. 学者研究结论与史实完全吻合

D. 李世民取得皇位在程序上非法

 

查看答案

样雍(太学)

位置居中。习射练武、举行盛典之所。由三公(太师、太保太傅)负责

成均(南学)

学乐之所,由大天司乐负责

上庠(北学)

学书之所,由诏书者负责

东序(东学)

习舞之所,由乐师负责

群(gǔ)宗(西学)

演礼之所,由礼官负责

 

 

上表是西周天子所设五种大学。由此可知西周

A. 大学教育已趋向成熟

B. 学校教育为贵族垄断

C. 学校存在着等级划分

D. 民间教育受政府压制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明朝末年,朱舜水多次谢绝朝廷诏征,不与奸党相为朋比。清兵南下制造屠城血蒙朱舜水毅然出山,投身到教亡复国斗争中,抗清失败后、朱舜水誓死不剃发、不食清禄东渡日本,在水户等地讲学授徒,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介绍给日本学者。朱舜水对明朝天亡作出深刻的反省,他批评“近世科+举之法我弊,,以八股为文章非文章也,志在利禄,不过籍此干进,非真学问也。”认为“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业;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他揭露理学末流的空疏弊端,痛斥空谈性命等脱离实际的学问,指出传统儒学的圣贤之道其核心在于关注社会人生,切近人伦日用,重在有功于世,针对日本上层人士出现了崇尚脱离实际、空谈佛理的倾向,提出巨儒鸿士应以康济时艰为己任,他对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非常重视且颇有研究,并将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工程建筑、手工工艺等传授给日本民众。朱舜水在日本讲学期间,以自己的学识和人品感化了无数民众,造就了许多优秀人才,梁启超评价“日本人对于他,‘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摘编自高文汉《朱舜水的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舜水思想所蕴含的时代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舜水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