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

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

B. 使工匠和商贾始成官府管理的奴仆

C.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

D. 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

 

C 【解析】根据材料“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削弱地方豪强力量,限制富商大贾牟利。所以这些制度是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故A项错误,C项正确。早在西周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就使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成为官府管的奴仆,故B项错误。D项只反映了材料中的土贡制,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 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 《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 《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D. 《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查看答案

材料阮元 (1764—1849),出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幼年、少年时代受父母的精心教育,为日后的学业精进打下良好的基础。阮元的家乡扬州府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之要津,讲学与办学之风甚盛,外地文士与当地士人结合,切磋学问,既培养了人才,也造成文风兴盛。阮元在家乡有机会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及与友人研讨学问,离开故里也能向乡前辈讨教。阮元是一个勤奋的人,聪明好学,不间断地研究学问,在治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异说。阮元治学领域广阔,经学、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历算学、史学、地理学、校勘学,无不涉猎,尤专于经学,编撰有《揅经室集》《畴人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巨著。李元度评价他说:“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而其人又必聪明早达,扬历中外,兼享大年,其名位著述足以弁冕群才,其力尤足提倡后学,若仪征相国,真其人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阮元取得突出学术文化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及其文学成就的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1969年,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总理,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该政策发端于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他曾在回忆录中说,建立柏林墙“这一天的经历对我以后岁月中的政治考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时任西柏林市长的勃兰特,深切地感受到在核时代坚持对抗的严重危险性,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德国,一个民族”的理论,主张首先应该缓和两德的关系,开展人民之间的接触,然后才能考虑德国的重新统一问题。1963年该政策初具雏形,1970年8月12日,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同意互相放弃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并承担义务,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西德声明该奈约不违背西德今后在和平的环境中重新统一德国的目标。1970年联邦德国与波兰也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71年9月《四国柏林协定规定》:四国保证不再西柏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西方三国承认西柏林不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苏联(含东德)则承认西柏林在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上实际归属联邦德国;联邦德国与西柏林之间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过境交通应该通行无阻。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12月,联邦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建立了外变关系。

——摘编自齐世荣、吴虞谨《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兰特实施“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增加了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发行的、现在正流通市面的纸币,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停止使用……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只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偷漏。”……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和银类者,均必须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如有故存隐蔽,意图偷漏者,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惩治。”……根据中国货币近五年来对英镑的平均汇价规定,法币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

——《财政部改革币制令》(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

材料二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陆续发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改革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分析人民币发行的措施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人取名的变迁

 

殷商时期

《史记》中记载,彀商帝王从开國君主天乙(就是史书上的成面)起,其后帝均以天干为名。成汤以后有太丁、仲壬、太甲、太庚、太戊、仲丁等

秦代

为避秦谄皇父子楚讳改楚地称荆地为避秦始皇名政,讳夏历正月的正,改读为阴平“征

宋代

北宋词人周邦彦,名取自《诗经》中“彼其之子邦之彦兮”的诗句。还有人职的名中有“敦颐”、“世忠”、“信”等

鸦片战争以后

取名为汉民、右任、天仇、韬奋、强华、振夏、觉民的人增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

建华、建国、建军、建民、爱华、华、国英、新华、国强、抗美、援朝、保国、跃进、超美等都是很常见的名。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彬、婷、昕、妍、璐、萌、伟、涛、毅、飞、宇、巍等名开始大量出现,还有人取名为玛丽、凯特、陈渔悠悠、李姬可晗等

 

 

——据《孙风(史记)姓氏、人名文化意义探究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