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

B.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C. 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

D. 尽力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发展,D项正确。西方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年10月24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苏联工业化建设,而是强调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工业化建设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而是强调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 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

B. 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 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

D. 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规定,法庭对被作为证人的奴隶进行拷问时,若奴隶因被拷打而失去劳动能力,主人可得到赔偿:该规定旨在

A. 保护奴隶的人身安全

B. 维护奴隶主的财产权

C. 确保证人证言的可信度

D. 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

 

查看答案

为解决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从1953年起,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78年,国家又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

B. 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变革

C.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农村副业获得了大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1935年8月,德国驻华军事顾问法肯豪森拟就《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应将作战部队集中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区间。最初抵抗区务必向北推进……以黄河为最后抵抗线。长江封锁对于中部防御最关重要……四川则为最后防地,应规划兵工业和发展运输。”该建议

A. 反映了蒋介石排斥异己势力的意图

B. 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反共剿共宗旨

C. 准确预判了中国未来国家安全形势

D. 旨在确保蒋介石对经济重心的控制

 

查看答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下图),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为“L.A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的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据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的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B. 媒体发动留学生

C. 突出兼容并包方针

D. 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