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35年8月,德国驻华军事顾问法肯豪森拟就《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

(题文)1935年8月,德国驻华军事顾问法肯豪森拟就《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应将作战部队集中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区间。最初抵抗区务必向北推进……以黄河为最后抵抗线。长江封锁对于中部防御最关重要……四川则为最后防地,应规划兵工业和发展运输。”该建议

A. 反映了蒋介石排斥异己势力的意图

B. 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反共剿共宗旨

C. 准确预判了中国未来国家安全形势

D. 旨在确保蒋介石对经济重心的控制

 

C 【解析】材料所述发生与抗日战争之前,其所预判的形式与日本侵华的史实基本相符,由此可以得出,该建议准确预判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全形势,C正确;材料所述是针对日本的侵华,与排斥异己和反共剿共无关,AB不正确;材料所述旨在应对日本的侵华,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下图),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为“L.A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的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据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的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B. 媒体发动留学生

C. 突出兼容并包方针

D. 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查看答案

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史观影响史学结论

B. 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

C. 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结论

D. 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

 

查看答案

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

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对此鲁迅先生评论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该评论体现了鲁迅的

A. 英雄史观

B. 唯物史观

C. 正统史观

D. 阶级史观

 

查看答案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唐高祖)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联(唐太宗)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做不安席,食不甘味。”

《旧唐书•李靖传》

“高祖昵裴寂之邪,受其宫女而不辞,又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何以示后世矣。”

范祖禹《唐鉴》

“盖高祖起事之时,依仗突厥,屈礼称臣,乃其实也。”

王鸣盛《十七史商植》

 

 

A. 唐高祖为百姓考虑而称臣突厥

B. 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

C. 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

D. 唐高祖起事为后世诟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