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出现私人大银行,文艺复兴时期公共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出现私人大银行,文艺复兴时期公共银行的复兴,银行界集散场所形成,典当兴盛。1609年阿姆斯特丹市建立了威塞尔银行,它吸收了300荷兰盾以上的存款,成为整个17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被所有的欧洲视察家视为样本。1816年英国制定了《金本位制度法令》无限制的法定通货和自由铸币现象不复存在。1821年恢复了英镑的可兑换性,金本位制度有了具体的内涵。从此英镑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伦敦成为国际银行和交易的中心。1865年,通过拉丁联盟协定,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与瑞士确认它们忠于复个位制,同时缩减白银的货币职能。20世纪初期银行事物从制定规则时代转向建立体制的时代,1930年在巴塞尔成立国际结算银行。1944年签定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复兴开发银行。

——摘编自《世界金融发展年表》

材料二: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是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1912与1922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

 

年度

新设数

停业数

实存数

资本总数(万元)

1912

23

2

37

2714

1922

36

35

137

12861

 

 

——摘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近代世界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形成这些趋势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阐述银行与经济的之间关系。

 

(1)趋势:私人银行逐步发展为国家化、国家化;银行的业务功能越来越丰富齐全;金融中心由荷兰逐步转移到英、美;银行运行逐步体系化、制度。原因: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大国间经济竞争加剧,促进银行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 (2)西方经济侵略推动近代中国银行的产生;外国近代银行在中国的建立发展,加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同时也促进中国自身银行也得兴起和发展。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为银行的兴起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近代银行的发展带动金融业的进步和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1)关于近代世界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根据材料一“15-16世纪,出现私人大银行”“1609年阿姆斯特丹市建立了威塞尔银行,它吸收了300荷兰盾以上的存款,成为整个17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被所有的欧洲视察家视为样本”“从此英镑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伦敦成为国际银行和交易的中心”“20世纪初期银行事物从制定规则时代转向建立体制的时代,1930年在巴塞尔成立国际结算银行”“1944年签定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复兴开发银行”等信息可从私人银行发展为国家化、银行业务丰富、金融中心转移、银行体系化和制度化方面回答趋势即可。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贸易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银行业的发展等方面思考原因即可。 (2)根据材料二“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是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可从西方经济侵略推动近代中国银行的产生、加剧对中国经济掠夺方面思考作答;根据材料三“1912与1922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的内容可知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为银行的兴起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中国近代银行的发展带动金融业的进步和促进了经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查看答案

“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文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材料意在说明

A. 苏联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B. 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

D. 斯大林的革命活动

 

查看答案

分析下图,对该图主题概况最准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C. 工业文明兴起及向世界传播的过程

D. 经济组织形式由手中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查看答案

下表格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国别

重要原因

日耳曼

宗教哲学

宗教革命

(一)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二)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三)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

法兰西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一)专制政体的发达。(二)政治的亟需改革。

英吉利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一)工业发达。(二)尚实用的民族性。

A.文艺复兴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B.理性主义在西欧各国的传播

C.资本主义推动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D.启蒙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对领袖的称呼,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B.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 普通民众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D. 个人崇拜之风在新时期愈演愈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