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位老人说“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那时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

有位老人说“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那时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有

A. 计划经济体制

B. 市场经济体制

C. 人民公社体制

D. 物资供应较紧张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材料中“粮票”“煤票”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故A项正确;D项包含在A项之中;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故B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此文中“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是指

A. 社会主义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中共八大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质上就是

A. 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D. 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蘑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主要强调

A. 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重要性

B. 发展轻工业的必要性

C. 发展重工业的迫切性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 解放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经济状况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特点有。

项目

民族企业

官办企业

外商企业

企业数(家)

300

31

1931

资金(万元)

729

1753

9782

 

 

①资金少

②规模小

③技术力量强

④具有分散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