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他日必定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

【历史选修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他日必定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人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做工,能给百人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籍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材料三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运用之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

——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

(1)据材料,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济思想?

(2)简述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3)简要评价梁启超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

 

(1)以工业立国;大力发展商业;引进外资用于发展生产。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早期维新派发展商业,保护本国经济的主张;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的传播;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规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3)抛弃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宣传重视“工商”和“资本”,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思想。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中国他日必定以工立国”、材料二“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材料三“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即可从工业立国、发展商业、进外资等方面概括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济思想。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洋务派思想、早期维新派的主张、西方学说的传播、清政府政策、民族资本主义等方面简述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3)本题据材料一“以工立国”、材料二“通商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传统农本思想、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简要评价梁启超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证明,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是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从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而这五百年里,……外部世界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成十倍成百倍地往前狂奔的时候,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五百年。

中国与欧洲人均GDP比较

(安格斯·麦迪森制表,单位为国际元)

这一觉睡到1840年,国门被枪炮打开,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没有清醒过来,要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打完,才说“一战而全民皆醒矣”。所以这一段时间,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要深刻反思的时期。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据材料一,列举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并指出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甲午“一战而全民皆醒矣”?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材料一: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1)材料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何事?

(2)不同的手段分别带来哪两种不同的后果?对此你有何看法?

(3)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查看答案

《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

A. 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B. 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

C. 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D. 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

B. 中共重视三农问题

C. 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

D.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A. 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 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 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