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 目的: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对抗苏联。 (2)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实力的削弱。 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解析】(1)背景:根据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 目的:结合所学,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帮助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对抗苏联。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实力的削弱,西欧、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影响:根据“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分析得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

A. 推动亚非国家确立民主政治

B. 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

C. 迫使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D. 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

 

查看答案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后,英、法等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署对口,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相互合作。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 为欧洲一体化提供经济保障

C. 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

D. 加剧了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 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 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D. 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查看答案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B. 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 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 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