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
A. 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 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C. 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 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
A. 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 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 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 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
A. 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 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 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 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